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进一步加强各民主党派基层组织之间的沟通和交流,推进“四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2021年11月20日,致公党南审支部与民主建国会南审支部一行共同前往南京市六合区竹镇镇,深入开展“共探红色足迹,根植红色基因”主题教育,校纪委书记龚亲华受邀出席。
活动的第一站来到红色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旧址。竹镇是抗日战争时期新四军在津浦路东主要根据地之一。1939年8月,新四军五支队在罗炳辉司令员的率领下挺进竹镇,开辟了以竹镇为中心的抗日根据地,随后,六合地区的抗日烽火在竹镇燃烧起来。1942年8月,为适应革命斗争的需要,经淮南行署批准建立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竹镇是当时苏皖边区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中心。在竹镇市抗日民主政府旧址内的党史馆,一张张图片、一件件文物、一个个真实的故事,展现了竹镇革命志士带领群众与敌人英勇抗争的光辉历程,带领大家重温了那段血与火的岁月。大家认真聆听了工作人员的讲解,对英雄先烈们当时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团结和领导各界军民进行抗日支前运动,有力地配合了新四军抗日军事斗争的事迹有了完整的认识。
随后,大家参观了李元龙先进事迹展,聆听了一位新时期农村基层干部的代表,一个始终以富裕父老乡亲、改变家乡落后面貌为己任,把村民当亲人,察民心、重民意、顺民愿,千方百计把好事办好、实事办实、难事办妥的好支书的先进事迹。特别是李云龙同志“乡亲们不富起来,我就不能心安理得!”“群众的事就是我们的事,群众的困难就是我们的困难!”等朴实的语录,感人至深,催人奋进。斯人已逝,精神永存!在李元龙同志的精神影响下,在村党总支的带领下,在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征程上,如今的大泉村正沿着“农民生活富裕、农业生产先进、农村生态良好”的康庄大道阔步前进,一个“都市美丽乡村、农民幸福家园”的新大泉村正逐步展现在人们面前。
“总有一种精神令人感动,总有一种力量让人震撼”,也总有一种情怀历久弥坚。追昔抚今,体验红色教育魅力、感悟革命先烈精神。大家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光荣的革命历史和李元龙同志先进事迹,继续传承并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坚定理想信念,居安思危,继承和发扬老一辈光荣革命传统,并将学习感悟融入到日常工作生活中,立足岗位、发挥特长,为学校建设一流特色大学添砖加瓦,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