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新华网 2014-05-13
新华网广州5月9日电 一边是急需要资金的科技企业,一边是寻找好项目的资本。一场投融资“集训营”让“养在深闺人不知”的科技项目走出实验室,受到资本青睐。
在5月7日至9日科技部人才中心联合广东省科技厅在广州举办的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投融资对接集训营珠三角专场活动上记者了解到,为深入实施国家创新人才推进计划,积极发挥市场在配置技术、人才、资金等资源中的决定性作用,提升创新创业人才融资能力,探索解决企业融资问题的途径,帮助科技创新创业企业充分利用资本力量和金融杠杆做大做强,科技部人才中心举办了这个集训营。
科技部人才中心副主任高昌林介绍,自“推进计划”去年实施以来,全国31个省区市的科技管理部门共推荐了774名科技创新创业人才,今年的推荐量预计达1000人。调研发现,这些科技型企业的项目近95%为自主研发;企业分布在我国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平均每家企业拥有8.21项专利、2.86项软件著作权,平均研发费用占营业收入近三分之一,创新能力明显,是具有潜在投资价值的成长性企业,并且这些项目大部分处于新建、建设中前期,资金需求量大,希望借助外部投资加快发展的需求十分强烈。
“为此,我们在去年开始策划了科技创新创业人才投融资对接集训营活动,并于7月和12月举办了北京首场活动和长三角专场活动,我们挑选的路演企业都收到了投资机构不同程度的邀约,很多项目已经获得投资。”他说。
据介绍,“珠三角专场”活动由“融资与企业发展”主题培训、导师团个案辅导和现场投融资对接三大板块组成。珠三角地区近200名科技创新型企业的创办人参加了活动,并与国内外一线知名创投机构70余家进行了面对面有效对接。招商银行作为活动指定合作银行全程为参加集训营活动的企业优先提供金融服务。
广东省生产力促进中心、广东省粤科金融集团、广东省科技创新监测研究中心、华南理工大学、招商银行作为本次活动协作单位全程为参加集训营活动的企业提供投融资对接服务。
高昌林介绍,未来将继续探索和完善创新创业人才的服务模式,根据科技型企业和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的需求,融合国内外最佳创业服务实践,定期举办投融资对接会、科技成果对接会、创业辅导与培训等活动,培养造就一批具有创新精神的企业家,促进创新型企业更好更快发展。
参加培训的广州市乾顺化工有限公司创始人王朝新说:“我们是一家化工企业,计划融资500万,这次活动让我不仅深入了解了投融资的各个方面,也让我对企业的发展有了深入的了解,今天我也获得了10家投资机构的邀约。”